打桩木不同季节对存储有何影响?

2025/7/15 9:16:30

打桩木在不同季节的存储需根据气候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,以确保其物理性能和施工适用性。以下是主要季节对存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:

春季:空气湿度大且多雨,木材易吸潮膨胀,含水率升高可能导致强度下降或霉变。存储时应架设防雨棚,底部垫高30cm以上避免地面返潮,堆垛间保留10-15cm通风间隙。需每周检查堆垛表面湿度,发现霉斑立即用5%次溶液擦拭处理。

夏季:高温(>35℃)加速木材内部水分蒸发,易引发干裂变形,紫外线直射还会导致表层木质素降解。建议采用双层遮阳网覆盖,日间喷洒雾化水保持环境湿度在60%-70%。同时需加强防虫处理,每两周喷洒1%氯菊酯溶液,防止白蚁等虫害滋生。

秋季:昼夜温差可达15℃以上,木材易因热胀冷缩产生应力裂纹。此时应避免露天暴晒,采用半封闭式仓储,保持温度波动<8℃/日。北方地区需在霜降前完成含水率控制,使木材平衡含水率降至12%-15%,防止冬季冻胀。

冬季:低温(<-5℃)会加剧木材脆性,含水率>18%时易发生冻裂。存储区应配备温度监测,当气温低于-10℃时启用暖风机维持环境温度>0℃。降雪地区需及时清除积雪,避免超过200kg/m²的雪荷载导致堆垛变形。

全年管理中需注意:1)新伐木材需在采伐后30天内完成防腐处理;2)不同材种(如松木、橡木)应分区存放,松类需加强防脂溢处理;3)存储周期超过6个月需进行二次倒垛,消除内部应力。通过季节性动态调控,可使打桩木的力学强度保持率提升40%以上,有效延长存储周期至18个月。